欢迎进入重庆护理职业学院官网

信息公开

mechanism

基本信息>
招生考试信息>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人事师资信息>
教学质量信息>
学生管理服务信息>
学风建设信息>
招聘信息>
其它公开>
通知>
公告>

数字化校园

公告公示

首页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  正文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http://www.cqnvc.com/  来源:   发布于:2016-11-19  浏览量: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2016—2020年是学院起步发展、夯实基础、开拓创新的关键五年,抓好五年规划与建设对学院未来长远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2—2020年)》(渝府发〔2012〕106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渝委发〔2012〕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事业发展规划背景

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党的十八大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决策,始终把深化医疗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作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基层乡镇医院、行政村卫生室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托老所)建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为学院的事业规划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强调:“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引导有关高校合理确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院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从业人员。”为学院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老护理、康复护理等多样化、个性化护理需求的日益增长为学生的广泛就业开辟了市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提高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是更好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现阶段我市护理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尤其是专科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养老护理、康复护理人才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健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护理人才高职教育,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基层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养老服务机构需要的护理人才队伍,已成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重要举措。

学院紧紧抓住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积极探索“医养教”深度融合的模式,打造“医养教”深度融合平台,加快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为特色,将服务健康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长期积淀的护理人才教育教学经验,“医养教”一体化办学优势,以及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所等办学资源,为学院进一步按照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求,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国家及重庆市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改革,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及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政策,为学院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为科学规划学院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建设“健康中国”、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全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坚持“立足重庆、服务基层、院校结合”的办学方针,按照“呵护健康、德高技强、仁爱奉献”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切实贯彻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接轨的原则,培养具有关爱品质,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努力把学院办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质量上乘、西部一流的高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质量立院,德育为先全面育人。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坚持突出内涵发展,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先进文化进课堂、进校园。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坚持需求导向、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理念,促进学生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着力培养能服务于镇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管理人才。

(二)坚持人才强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牢固树立人才是学院第一资源的理念。完善师资建设机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高技强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职业技术学校“名教师”培养计划,加快培养一批专业技能领军人才和优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全院教师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全院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授业育人,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三)探索“医养教”深度融合的模式,增强学院办学实力。积极探索“医养教”深度融合的模式,打造“医养教”深度结合平台,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医养教”深度融合与创新,积极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探索新时期高职护理职业教育新思路、新方法,创新专科层次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坚持依法治院,科学管理促进发展。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健全学院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章程制定和完善学院管理制度,努力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坚持“三重一大”民主集体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民主、高效的运行机制,提升治理能力,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三、发展目标

根据学院的建设进度,将于2016年进行首届招生。学院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文化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依托办学优势,强化办学特色,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特别是老年健康服务业人才的根本任务,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到2018年,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500人办学规模,完成另外200余亩征地,使学院占地达到500余亩,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市场变化,调整招生专业和人数,到2020年,使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人。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将学院建设成为部分主要指标接近国家骨干高职标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具有产教融合的合格高职院校,为进一步将学院建设成为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

一、重点工作

(一)专业建设

1.建设思路

围绕国家卫生事业改革、“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推进专业建设,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职成〔2015〕10号)为指南,结合重庆市护理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健康事业设专业、根据就业建专业、学-教-研结合强专业”的思路规划专业建设,形成与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相匹配,与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建设需求相适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实习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建设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重点建设以老年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专业群。学院将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自身条件和学生就业实况等构建专业构架,并及时调整和增设新的专业,逐步优化专业布局。

2.建设目标

依据教育部及重庆市教委关于专业设置标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院发展的自身实际,学院设置“护理(专业代码620201)、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代码62081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代码620501)、社区康复(专业代码690304)、助产(专业代码620202)”5个专业。

到2018年,力争建成院级重点专业1个(护理-老年护理方向);建成院级合格课程8门,优质课程2门(老年护理、基础护理)。

到2020年,力争建成市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1个(护理-老年护理方向)。建成院级合格课程15门,优质课程5门(老年护理、基础护理、健康评估、社区康复、社区护理),市级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2门(基础护理、老年护理)。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思路

一是通过“内培外引”,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加强已有师资的培养,积极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深造,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多途径、多渠道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市级专业带头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校级专业带头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育体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根据学院发展需要,采取特殊政策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来校任教。二是采用开放式教师选聘,优化教师结构。通过开放式选聘,选拔优秀的毕业生来校担任专任教师;加强师资储备,建立合理年龄梯队、职称梯队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原则,聘请市内外健康服务业及相关专业专家及名师担任兼职教师。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师资队伍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新师资培养、教师业绩考评、教学事故处理等规章制度,加强教师及教学的日常管理,根据制度科学考核、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执行奖惩结合制度,激励教师自我提高。

2.建设目标

到2018年,专任教师达到20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6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2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双师型”教师15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

到2020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225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8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56%;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2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33%;“双师型”教师20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89%。培养或引进4名市级专业带头人,3名市级学术带头人候选人,4名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院级专业带头人和8名院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三)校园建设

1.校区建设

根据学院的总体发展规划,秉承“校园中的自然、自然中的校园”的理念,不断提高校园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营造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以“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现高素质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为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个性,传承护理文化的特色校园”为建设目标,打造人文校园、生态校园、节约型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到2016年8月,完成投资2.27亿元,建设校舍建筑面积约6.13万平方米。

到2018年,完成总投资约3.54亿元,完成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0.31万平方米,满足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3500人的办学需求。实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现护理职业学院个性特色的现代化校园建设目标。

落实另外200余亩的征地,使学院占地达到500余亩,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市场变化,调整招生专业和人数,到2020年,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人左右。

2.教学资源建设

加大投入,设立专项经费确保教学仪器设备满足教学需求。利用自筹的非财政非医疗收入,每年投入专项经费300万元以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18年达到1600万元以上,2020年达到2000万元以上,建成多媒体教室座位数3200个,配置教学用计算机600台,满足全日制在校生3500人的教学需求。

打造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高水平、现代化、信息化的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围绕学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根本任务,投入专项资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合理规划,到2020年建成“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高水平、现代化、信息化的技能实践教学中心”,为技能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实施“医养教”融合,聘请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历的医生和护理工作者参与技能课程教学计划制定并担任教学。力争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重庆市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鉴定机构的定点培训基地。

积极拓展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为贯彻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保障。在学院拥有全市最大的老年护理实习基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不断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力争把重庆市具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市区级医院、市内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建设成实习基地,到2020年,力争使实习基地达到32个,确保每个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实践机会。

积极推进图书资源建设

坚持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原则,努力推进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利用自筹的非财政非医疗收入,每年投入不少于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图书资源建设,按照学院办学定位增加纸质图书藏量,改进图书结构。配置完善电子图书资源。

到2018年,学院藏书总量达到21万册以上。按全日制在校生3500人的办学规模计算,生均图书达到60册以上。以后每年购书3万册以上。

3.数字化校园建设

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参照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投入专项经费,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到2020年,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硬件及网络环境,建立无线校园网络覆盖,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网络接入服务。构建覆盖全院的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信息化公众平台;建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及学工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建成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便捷高效的数字化互动交流平台;建成科研服务平台,为全院教职工提供数字文献资源服务、学科信息咨询服务及科研项目信息化服务。

4.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构成学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充分发挥党风的引领作用,注重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境界高尚、底蕴深厚的文化氛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强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发挥学院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领导重视的前提下,做好统一规划,系统管理实施,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传播和培育学院文化。

注重将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感受到职业文化,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形成与职业文化相适应的心理特质和能力,毕业后能迅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平稳转变和快速过渡。通过入学职业教育,引领新生感受良好的护理职业氛围;通过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塑造良好职业素质;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关爱生命、爱老敬老、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通过“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主要任务

(一)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1.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观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第一”的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培养具有关爱品质,适应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2.科学制定能力培养标准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实况为导向,以职业教育规律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养老护理服务人才成长特点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任务,科学制定高职教育护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标准。

3.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和谐校园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组织作用,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健全学生素质教育和评价机制。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校园氛围,深入开展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广大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并能享受生活;加强护理工作者的“五心”(接待热心、治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服务理念教育,培养“仁爱奉献”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护理高职校园文化。

4.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

根据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更新教材结构、内容和形式,开发和遴选一批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新性示范教材。建设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职场化教学环境,推行仿真实训、模拟和案例教学、慕课、微课等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培训,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合理规划、围绕特色构建专业体系

1.突出特色,构建专业体系

以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主导,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继首批开设护理等专业后,围绕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护理人才的社会需求,逐步开设康复治疗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社区康复等专业。加大老年健康服务专业建设力度,突出办学特色,形成办学优势。

2.加大投入,建设品牌专业

利用自筹的非财政非医疗收入,每年投入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院级重点、特色、示范专业建设,做好专业带头人的遴选和培养,在教改、教研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政策倾斜,形成品牌,提升层次,力争将条件成熟的专业建成市级重点、特色和示范专业。

3.科学管理,优化专业布局

以就业情况为导向,建立专业开设和退出的管理机制。根据专业招生录取率、入学率、就业率,做大优势专业,淘汰发展前景欠佳专业,优化专业布局。

(三)德技并举、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1.贯彻落实人才强院战略

牢固树立教师资源是学院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为本,利用自筹的非财政非医疗收入,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教师发展基金,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在保证师资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加大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以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专业、学历、职称、年龄及学缘结构,以实现建设一支能满足学院发展需要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高技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根本任务。

2.德技并举、全面提升师德修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品格。德技并举,积极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3.建章立制,科学管理,人尽其能

实施科学的人才管理办法,关注教师的成长,建立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将教师素质评价与教师职务评聘、职称晋升、评优评先、薪酬待遇挂钩。完善教职工分类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教职工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为学院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四)积极推进交流合作、提升办学实力

1.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围绕把学院办成“特色鲜明、质量上乘、西部一流”的高等职业学院的目标,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办学的先进、成功经验,结合学院实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院办学能力与办学水平。

2.加强对外交流

定期选派专业带头人、优秀管理人才和教师骨干赴海外培训学习,积极主动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校际交流,充分利用交流平台,加强师生、学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互动,扩大师生视野,增强学院办学的影响力、辐射力。

3.开展多方位合作

积极开展与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合作,通过互派师生、合作开发课程、引进先进课程和教材、交流研讨等形式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积极主动发展校校、校院(医院)之间的广泛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实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根据学院章程,严格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是学院的决策机构。理事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学院专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讨论,做出决议。学院院长由理事会聘任,对理事会负责,主持学院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的决议,并行使学院章程规定的相应职权。学院成立院务委员会(学院办公会),院务委员会是学院日常工作的决策机构,由院长主持。

贯彻落实教党〔2006〕31号文件精神,成立中共重庆护理职业学院委员会,建立健全学院的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党建工作。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保证学院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学院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好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全院师生,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学院健康发展。

学院设立学术委员会和职称评审委员会(中级),负责学科、专业的建设,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评定及转化,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审定等学术方面的重大问题。

二、制度保障

学院实行院、系(部、处、室)两级管理。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立党政和业务管理机构。学院机构分为教学、党政教辅两大系统,教学系统设“两系三部一中心”,积极推进和完善院、系(部)二级管理;学院党政教辅系统设置12个工作部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形成分工明确、职责互补、沟通及时、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建立日常检查与年度总结相结合的制度,加强对学院建设实施过程的监控。

积极完善学院的各种内部制度,贯彻落实教职工聘任及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大力推进院务公开,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全面推进教代会建设,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民主办学,扩大教职工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进团代会、学代会建设,提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校友、学生家长的作用,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格局。

三、队伍保障

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依法治院、民主治院、科学治院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担当学院科学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遵循人才强院的原则,以师资队伍的规模、质量建设与结构调整为工作主线,以“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专兼结合、富有活力和改革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四、经费保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重庆护理职业学院的独立出资方,确保重庆护理职业学院建设、发展等各种经费的投入,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为学院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学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经费,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学院实行财务审批制度,日常财务支出由院长审批或由院长委托审批。大型设备购置、大额经费支出由院长办公会决定。

依法合理使用、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用足用好学校资金,重点放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与人才强校等内涵建设方面。高度重视教职工切身利益,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确保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